首页 外汇 > 正文

从三来一补到灵感花园 华侨城旧厂房改造成创意文化园

七月盛夏,金黄色阳光铺洒在园区的“大肚子”海报柱上,斑斑锈迹折射出一丝丝亮光。而不断被活动海报覆盖张贴而呈现出新意的海报柱,成了时刻变幻的园区一景。

这里是位于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内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改造自上世纪80年代的“三来一补”旧厂房,蝶变成创意产业工作室、艺术家们的“灵感花园”。

16年间,创意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野蛮生长”,以“当代艺术、创意设计、先锋音乐”为主要特色,形成融合“创意、设计、艺术”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园区的业态超过70%为文化创意及设计类,目前,已有近300家创意设计公司及文化艺术机构进驻。

2003年,深圳确立“文化立市”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给予创意产业园项目重点建设和直通车服务的优惠。华侨城集团积极响应,同年在深圳第一次提出将工业区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区。2004年前后,华侨城以保留建筑肌理及尊重历史痕迹的方式,启动将东部工业区旧厂房改造成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工程。

2005年,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深圳馆)作为非营利性的独立机构入驻园区,随后逐渐成为园区的艺术标杆。其所在的旧库房的整个结构被有框金属网包裹,这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工业产品。这样,外墙上岁月留下的痕迹原封未动。通过用半透明的材料包裹,原有建筑获得了原型的回归并具有了纪念性——仍是库房,艺术库房。

而在今年,创意园北区B10厂房改造成OCAT深圳馆B10新馆的工程正式完成,在这个原磁碟工厂的改造过程中,孟岩团队沿用相似策略——几乎全盘保留建筑的所有构件,尊重现实里的所有痕迹。比如,北立面窗户上的几个大圆盘,或许会让人误解为是新设计,其实只是保留了原建筑体的磁碟元素装饰。

“整体上,相当于把建筑作为工业遗存,连带着城市记忆和那个时代的痕迹封存起来。建筑被全然保留、通体刷白后,像铸了模,变抽象了,成为当代艺术的容器。”孟岩如是说。

这片被弃置的旧工业区,如何蜕变成一个创意园?

“改造,运营,对于我们来说同样重要。”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运营方负责人许茜表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改造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过了十多年有意识、有规划的渐进式改造运营,才逐步将其从旧工业区转型为一个艺术化的创意社区。“可以说,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实践,是在曾经的‘大拆大建’潮中,为旧工业区的转型探索了另一种可能性。”

厂房“渐进式”的生长,也在建筑评论家、策展人史建的忆述里得到印证。2007年,史建受第二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简称“深双”)邀请做调研,来到创意园北区。“当时北区还有大量作坊式的服装加工厂的存在。从门厅到开布料的车间再到生产成衣车间,一层楼就是一个工厂。”这样的“三来一补”工业生产场景让他印象深刻。

“7000平方米超级巨大、空无一物的空间豁然眼前,令人惊叹。”史建回忆,由于空置多年存在安全隐患,该车间在当时未能成为“升级策略”的展厅。他们从车间外找到散乱堆放着4台已经辨不出模样的旧机器,将这些作为废铁处理的物件进行清理,并升级为展品。

从空置厂房里“抢救”出来的机器,涂上红油漆,“换上”红色的新妆,至今仍值守在园区南北区轴线上。

经过天马行空的改造,工业的刚性与艺术的柔性在这里交织。

步入创意园北区主干道,可见一台废水处理机放置在A3+对面、B1、B2间的小广场上。因清理了机身大量杂物,机器显示出横向、空灵的独异样态,是最受欢迎的玩具装置。而模切机,是最能突显包装厂生产特点的机器,低矮、厚重的它被安置在B10厂房西南角,是北区“上镜率”最高的装置。

“它们既激活着区域,也是展览观念的定格与延伸——也许,对于园区再生的历史,它们比展览更重要。”史建如是说。

园区大斜坡上,一群孩童在追逐、嬉笑,阳光透过树荫,洒在他们笑脸上。

既有展览,也有餐饮;既有步行的尺度,也有人文的活力。拥有各种各样丰富想象力的创意园,聚集起许多有理想的人,成为了大家都喜欢来的地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场所出租者,而希望是产业推动者,通过有意识的、可持续的运营管理,来实现“创意社区营造”。

园区的成功不光体现在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善用,还体现在运营方对创意企业的支持、鼓励开放性、多元化。

“在繁华的市区当中保留这片地方,实现产业的调整和转型,释放出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吸引了带有创新活力的文化产业及工作者进入,并且留住历史记忆,这里的创新与传承让人感受深刻。”华侨城华南集团总经理杨云飞说。

位于园区北区A5栋228的深圳师尧首饰设计有限公司,是通过园区T街创意市集里成长起来的国潮原创品牌。“我们以原创设计为主,创作一些银饰、潮玩摆件、模型等。”公司创始人兼设计师师尧告诉《工人日报》记者,选择创意文化园,主要是被园区浓郁的创意氛围吸引,且相似类型的公司趣味相投,在此形成产业集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相聚于此,常常有聊不完的话题。

记者了解到,启动于2008年的T街创意市集,在每个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周末举办,是国内举办时间最固定、周期最密集、场地设施最稳定的街区型创意市集,也是深圳重要的文化创意活动之一。作为一个汇聚了创意、设计、艺术理念的原创设计和公共文化孵化交流平台,T街创意市集坚持守护创意生长,不断孵化原创品牌。

在创始人郑熙看来,创意园开放、包容。例如,不同于其他整齐划一的办公空间,园区在厂房的空间使用上大胆留白,给予了入驻设计师、艺术家较为自由的改造设计及创作空间。又如随处可见的海报柱,“就像一扇扇打开的窗户,透过它们,园驻民、游客都可以了解到很多艺术活动的信息,我们的展览海报也会张贴在上面。”原本是圆柱体的海报柱,被贴上花花绿绿的招贴画后,中间部分凸出来,被园驻民们戏称是“大肚子”海报柱。

“在树荫下喝咖啡、写作,是我最放松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园区的场景出现在了我的图像小说里。”犀牛大哥是深圳第一批原创漫画家之一,他喜欢来创意园寻找灵感。在他看来,16年来,看着园区从旧工业厂区转型成有着不同形态的文化综合体,就像看着一个孩子从幼年变青年,很有意思。未来,他也希望入驻园区,成为展示“深圳创意”的一分子。

标签: 三来一补 灵感花园 华侨城旧厂房改造 创意文化园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