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汇 > 正文

盈利仍需时间 微创医疗为何频频分拆业务上市?

包含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创心通)在内,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已对三大业务进行分拆上市。但最近要分拆上市的微创心通仅有一款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产品——VitaFlowTM实现商业化产生了收入,公司目前尚未盈利。对于微创心通何时可以盈利?《证券日报》记者1月11日联系微创心通,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盈利仍需时间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微创心通创立于2015年5月。公司在2020年递交招股书之前,一共进行了6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时间为2020年4月,吸引了包括AUT-XVIHoldings(母公司为高瓴资本)、LBCSunshineHealthcateFund(清池资本管理)等机构。

招股书显示,微创心通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及销售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器械业务。公司旗下的产品组合有3种产品已上市,分别为VitaFlowTM、AlwideTM瓣膜球囊扩张导管及AlpassTM导管鞘。不过,目前已经商业化并产生收入的产品只有2019年8月销售的VitaFlowTM。

有业内人士指出,与其他同类医疗器械60%的毛利率相比,微创心通的毛利率较低。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年度和截至2020年7月31日的七个月,微创心通销售VitaFlowTM的毛利分别为630万元、2099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9.3%及43.3%。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7月31日,微创心通销售VitaFlowTM共601件,产品销售数量也相对较少。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7月31日的7个月,微创心通分别亏损6026.3万元、1.45亿元以及1.93亿元,剔除优先股造成的亏损因素,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7个月,公司分别亏损6026.3万元、1.36亿元以及1.64亿元。

广州众成医疗器械产业高级研究员郑珂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从目前现状看,微创心通产品属于高尖端领域产品,研发投入是很高的,然而市场渗透率低,且国内市场被进口品牌占据,实现盈利需要时间。”

微创医疗为何频繁分拆业务上市?

微创心通的母公司微创医疗2020年动作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其有过三次分拆动作。例如,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12月31日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科创板挂牌上市。2020年12月21日,“微创系”的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同样计划登陆科创板。微创心通则被指将于2021年1月14日寻求通过港交所聆讯。

《证券日报》记者此前曾就频繁分拆业务上市的原因联系微创医疗,不过对方并未对此进行回应。

HHC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刘兆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分拆上市就像一个家庭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又和别人家的三个孩子分别组建三个新的家庭,小家庭才能变成大家庭。分拆上市的过程就是让不同属性的业务找到喜欢它的资金,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板块的发展阶段、毛利率、ROE、增速都有差别,每个市场的投资者对不同板块看法也有差异,为合适的子公司找到合适的资本市场也是‘长期主义’的一种体现。此外,通过分拆上市,也能对不同业务的团队有更好的激励。”

据了解,微创医疗早在2019年曾分拆心脉医疗于科创板上市。心脉医疗股票发行价46.23元,首日开盘价142元,截至2021年1月11日,收盘价为256.51元,较发行价已有数倍涨幅。

微创心通未来是否能如心脉医疗一样,首先要看微创心通所处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领域发展前景。但在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渗透率仍然极低。招股书显示,2019年,中国进行了约2400例手术,渗透率为0.3%。“微创心通当前处于研发投入与产品价格的平衡点,尽可能开拓国内市场,如果哪天原材料、制造工艺成本上实现突破,那么整个市场渗透率会提升,并带动企业实现高额利润。”郑珂说道。

标签: 微创医疗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