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汇 > 正文

李长江:选择收并购企业一定要“门当户对”

12月25日,在《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0第三届中国房地产资本峰会——乘风•求变物业管理资本论坛”上,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兼总裁李长江发表了主题为《资本市场浪潮中的碧桂园服务》的演讲。

李长江表示,从2014年第一家物业公司上市,到目前差不多六年时间,整个行业在资本助推下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企业既要去满足资本的需求,同时又要去把服务做好,这实际上是既要做服务,又要做经营,对于企业管理者是不容易的。公司这些年得到了高速发展,也一直在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一定要做国际领先新物业服务集团。”关于碧桂园服务的未来发展目标,李长江如此表示,公司目前无论是股权的合作,还是新业务的开发以及相关的服务,都是为这一未来做准备。碧桂园服务未来五年要实现千亿元营收,无外乎物业服务、城市服务以及增值服务三大业务主航道。

在演讲中,李长江还深入分享了自己对目前资本市场和行业内一些焦点话题的看法。

谈及目前物业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值表现,他表示,物业行业在资本市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这是个不错的行业。第二阶段是当一些领头物企上市以后,财务数据很好的时候,确认这是一个充满蓝海机会的行业。第三个阶段到上市物企越来越多的时候,资本对这个行业越来越了解,开始有了自己评判标准。

对于近年来物业行业和碧桂园服务的收并购浪潮,他说:“我们在做股权合作的时候,收并购的时候,务必想清楚为什么收并购,要想得明白。”他也提醒业界,不能因为规模而规模,众多的收并购回来的企业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并没有达成过去在合作的时候要达成的目标。“消化不良”最主要的是团队融入、机制融入、标准融入以及文化融入的不良。“消化不良不仅没有达成目标,并且还把自身搞坏了。因此,要把控风险,增强对内外部的调控力,同时要将收并购回来的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反馈给前线的团队。”

李长江表示,对于选择收并购企业,碧桂园服务内部一直有一个说法,是一定要“门当户对”,且志同道合。“‘门当户对’指的是有共同的理想,三年、五年的时间再造三个、五个现在的公司。‘志同道合’,我们要有情怀,要真正让客户受益,投资者受益,员工受益。”

此外,对于碧桂园服务刚刚提出的“新物业”战略,他强调:“持续创新品质是我们的基础,提供好服务,真正好服务才有万有引力。”

具体而言,在城市服务方面,“我们不仅仅做城市服务,我们还做城市的运行,去年同天津市政府签了几个大型旧房改造小区项目,通过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的效果真正做到既做服务又做运营,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因此,这种城市服务落地生根会进一步辐射到周边市、区,最后整个城市的服务才有可能实现。”他说道。

智慧服务方面,他举例称,2021年下半年碧桂园服务的小区地下停车场至少有两种机器人扫地,小区园区的道路也有无人驾驶的大型扫地机扫地;未来,居民住的洋房楼层是机器人自己爬楼梯,自己按电梯,到楼层上扫地,当它感觉能量不够的时候,还会按电梯自己到大堂充电。“可能我们的绿化机器人、安全机器人会在城市里正步走。这很容易产生画面感,这将是我们讲的新时代的新物业。”

“我们还有一些行业使命,如果现在没有物业企业愿意做尝试和投入的话,这个行业还有发展吗?虽然说每年投入1个亿、2个亿,但是我们希望这样为行业争点光,也走出一条让城市管理者、城市居民、业主、客户喜欢的、跟时代接轨的服务道路。”李长江道。

最后,在社区生活服务方面,李长江亦再度强调自己在2017年提出的说法:物业企业未来决战的主战场是“增值服务”。他坦言:“物企增值服务模式还在不断地进化过程当中,还没有完全定型。众多的中小企业还难以形成真正的模式,还有更长足的发展。”

但他也表示,过去是物企自己找资源服务业主,现在是社会资源主动找物企然后服务业主,从现在的新零售和社区团购,都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从社区生活服务产品创新、优化角度,我们还在继续努力。”

标签: 收并购企业

精彩推送